最新消息

  同心濟世   善氣迎人

  同善堂開創中華慈善史典範

  同善堂創立於1892年,至今已有一百二十五年的歷史,是中國目前歷史悠久的綜合慈善機構之一。在漫長的慈善救濟中,歷屆主席和值理秉承“同心濟世 · 善氣迎人”的宗旨,匯集社會各界仁人善士開展慈善事業,服務領域不斷拓展深化。由最初扶危濟困華人社會,到社會公共領域,再到多元化、系統化的全面發展過程,不但重塑了中國善堂互助共濟的新形象,彰顯了華人慈善在穩定社會秩序和社會和諧方面的獨特功能,並確立了澳門同善堂在中華慈善發展史上開創的範式地位。

  因應華人社會訴求創立

  清末光緒十八年創立同善堂,與當時澳門特殊的政治生態、華人社會惡劣的生存環境以及自身發展有着密切的關係。晚清澳門華人社會,因澳葡當局推行殖民政策而處於孤立無援的困境。19世紀後期頻繁的天災人禍和疾疫侵襲,使華人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更加艱難。然而,面對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,澳門華人社會迫切需要澳葡政府提供必要的救助,以令他們度過難關。但澳葡政府給予的援助和救濟極為有限,社會上慈善民間機構的救濟服務對象亦多集中於葡萄牙人、土生葡人及進教華人等。為了解決華人的生存大計問題,實現自我救助,在港澳華人領袖倡議、支持和推動下,同善堂應運而生,開始在澳門華人社會發展中擔當重要角色。

  同善堂創立是因應澳門華人社會需要,擔負着特殊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,其顯著地表現於同善堂的命名與創辦理念源於儒家“善與人同”的思想,以及同善堂的社會救濟和慈善內容,以講善書、贈醫施藥和教化服務為主,這些正是當時澳門華人匱乏而急需社會支持之處。

1892年同善堂四位創辦人張敬堂、王麟生、王藹人、蔡鶴鵬的聯名申請書。 (同善堂藏品)

1941年同善堂藥局開幕盛況(同善堂藏品)

抗戰時期貧民領取寒衣 (同善堂藏品)

“同善堂”被鐫刻在“中華世紀壇”的“青銅甬道”上(同善堂藏品)

  開創1+5服務模式

  同善堂初期的社會救濟,主要集中在送時症丸散、贈醫、宣講、送書、執字紙等方面。隨着慈善救濟逐步展開,為使救濟事項專門化,在19世紀末期,同善堂因應華人社會的訴求,陸續設立了五個分會。1894年成立的“保產善會”,以助貧苦孕婦分娩,保護母嬰平安;1894年成立的“施棺木抬工善會”,捐施棺木備抬工給予家貧無告之人家;1897年成立的“施藥劑善會”,延聘中醫坐診,向貧苦居民贈醫施藥;1897年成立的“賙恤善會”,向老弱無依貧病交迫者派發棉衣、米粟等;1898年創立的“中元水陸超幽會”,普渡幽靈,同登覺岸。可見這些分會各有側重,承擔了贈醫、施藥、接生、殮葬、供茶、派米、救災和恤貧等職責。此外,這些分會操作性強,有利於救死扶傷,提高了濟世助貧工作的效率。在架構上與同善堂形成了1+5的運行模式,為日後同善堂的發展壯大積累了豐富經驗,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。同善堂的救濟慈善活動,符合華人社會需求,同時彌補了政府公共服務的缺失,因此在華人社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。

1931年同善堂義學校成立八周年全體員生在白鴿巢公園之合照(同善堂藏品)

抗戰時期同善堂贈診情況(同善堂藏品)

同善堂過去曾有施茶之善舉。此為一九四六年同善堂於拱北施茶的高沙“蓮花亭”的重建開幕典禮,社會各界人士到場恭賀。(同善堂藏品)

同善堂位於議事亭前地14號的舊址,毗鄰孫中山先生的“孫醫館”及仁慈堂,後因政府徵地建郵電局大廈而搬遷。同善堂於1924年搬到爐石塘(即現在庇山耶街)並運作至今。(同善堂藏品)

  開拓創新實現多元發展

  20世紀50年代至今,在值理會已故前主席崔德祺、前主席許世元和現任主席崔世昌帶領下,同善堂組織架構不斷完善,增聘專業人士和女性擔任值理,老中青相結合。設立醫務部、福利部、總務部等15個部會,更新設施,加強科學管理,使其架構更有利於慈善工作的多元化與系統化。在慈善服務方面,同善堂不斷完善及拓展慈善公益服務領域,助貧施濟、贈醫施藥、免費教育、免費托兒、敬老護老及緊急救援等社會福利和服務更加廣泛深入。

  在助貧施濟方面,定期為長者、體弱多病、殘疾而喪失工作能力者、單親而收入微薄的家庭,發放領物證,派發米油棉衣棉被等生活用品。若遇到突發的火災、水災、颱風、寒流襲澳時,同善堂值理會代表親自前往慰問施援。

  贈醫施藥方面,擴大服務,中西醫並行,設有三間診所。2007年至2016年總診治人次達269萬,日均診治762人次。

  免費教育方面,同善堂是本澳率先實行十五年免費教育的機構。免費托兒方面,同善堂開辦了五間托兒所,以助貧困家庭。

  敬老護老方面,在同善堂崔德祺主席紀念樓設立長者活動中心,為退休後的長者提供一個舒適的休憩消閒環境。每逢新春,值理會成員會展開新春送暖活動,探訪澳門各區長者院舍和殘障人士服務機構,向長者及殘障人士送上生活用品和禮品包,表達同善堂對他們的關愛。

  同善堂在一百二十五年的發展中,慈善救濟從無到有、從小到大,不斷拓展。服務領域由華人社會而及公共領域,為澳門華人社會的發展與和諧、澳門近現代乃至當代經濟社會的發展繁榮,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,豐富了澳門同善文化的內涵,展示了中國慈善文化的發展魅力。同善堂之名亦因此被鐫刻在北京“中華世紀壇”的“青銅甬道”上,彪炳史冊,德厚流光。

同善堂至今共設有5間托兒所。此為1976年1月3日同善堂第一托兒所開幕,值理與托兒所職員於托兒所門前合照。(同善堂藏品)

2001年4月25日同善堂第二診所的啟用剪綵儀式 (同善堂藏品)

  擔當社會公共服務職能

  民國時期,同善堂接受澳葡政府的合法管理和固定資助,代表政府管理華人的社會事務,慈善服務範圍不再限於澳門華人社會,而是拓展到內地和海外。尤其在抗戰期間,參與支援祖國抗戰救亡的組織和領導,開展捐款和賑濟、救助難民、贈醫施藥、派發寒衣棉被,使其在華人社會和政治上的影響與日俱增,表明其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不斷強化,已成為政府倚重的社會力量。

  此一時期,同善堂公共服務職能的強化,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:一是同善堂的遷址和重建。20世紀20年代,同善堂在爐石塘即現在庇山耶街重建運作至今。在重建過程中,得到澳葡政府官員、華商及社會各界捐助,說明同善堂得到華人社會和葡人政府的認同。二是設置了更多的分會,在初期1+5運作模式上,又先後增加了三個分會。其中同善堂貧民義學校創立於1924年,為華人貧民子弟入學提供機會;施粥施衣救濟會創立於1925年,其性質類似賙恤善會;同善堂藥局創立於1941年,目的是更加細化同善堂的醫療和施藥功能。三是組織架構的完善和領導層的確立。同善堂值理會一直是同善堂的領導和管理核心,湧現出以李際唐、崔諾枝、高可寧等為代表的核心人物,推動同善事業不斷深化發展。四是經費來源日益廣泛,使同善堂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以開展慈善和社會服務,成為名副其實的慈善機構。

1990年代同善堂值理參與派發棉被的工 作(同善堂藏品)

1980年代病者在同善堂的掛號處前排隊 掛號(同善堂藏品)

資料來源:《澳門日報》,2017年8月21日,第B8版:特刊

館址

澳門庇山耶街55號

顯示於地圖

參觀時間

開館時間: 9:30 - 17:30

(逢週二及法定假期休館)

聯絡方式

電話:+853 2838 9773

電郵:tst.haeh@gmail.com

 

網站瀏覽計數

00285851
2024-04-20 15:32